智能制造发展有哪几个阶段?

发布时间:2023-3-21作者:浏览次数:167次

企业经历智能制造需要三大支点:产品、装备和过程,自从德国工业4.0和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被提出后,围绕着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,各种实践也层出不穷。如何通过信息物理系统(CPS)形成一个智能网络,使得机器、工作部件、系统以及人类通过网络持续地保持数字信息的交流;如何构建一条数字化生产线、一个数字化车间、一座数字化工厂;如何在数字化工厂运行过程中,采集数据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存储、分类、提取、分析和优化,为决策者作出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
智能制造的发展是由体系建立到精确模型建立的过程,实现智能制造,首先要解决智能维护大问题,再做智能预测,做到无忧系统大价值。具体来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:

一阶段:全员生产系统(TPS)。由日本提出来的,建立的5S 标准(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)是七八十年代整个制造系统当中引以为核心的标准,固化在了组织和对人培训方面。

二阶段:精益制造和6-Sigma。它的核心价值是如何以数据作为标准建立管理体系,本质是处理浪费。

在这个基础下面包括质量管理体系、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等。这个时候数据真的在制造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。

三阶段:数据驱动的预测性建模分析。以数据驱动的预测性建模分析,指的是怎么把隐性的问题显性化,显性化之后解决隐性的问题,避免显性问题的发生。

四阶段:以预测为基础的资源运营决策优化。对于过去产生的关联性都能够建模之后,怎么根据系统生产、环境、人员多方要素变化进行实时动态优化。

五阶段:信息-物理系统。它是建立在对于所有设备本身运行的环境、活动目标非常精确建模基础上,这个时候产生知识的应用和传承问题。

软件是智能的核心。工业软件建立了数字自动流动规则体系,操控着规划、制作和运用阶段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,是数据流通的桥梁,是工业制造的大脑。

 同时,工业软件内部蕴含制造运行规律,并根据数据对规律建模,从而优化制造过程。可以说,软件定义着产品整个制造流程,使得整个制造的流程更加灵活与易拓展,从研发、管理、生产、产品等各个方面赋能,重新定义制造。

当前,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已经爆发,各个国家均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抢占制造业智能制造先机。中国多次把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国内工业转型发展沃土已成。未来,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为中国的制造业带来高达6万亿的额外附加值;工业企业上云市场预计1200亿以上。盖勒普将持续探寻新技术的驱动力,并赋能制造产业,助力中国智能制造扬帆远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