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字化浪潮愈演愈烈,金融、电子、工业等等都在进行数字化改造,有些成功转型吃上技术红利,有些后继无力渐渐走向落寞。我们该如何去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呢?
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出,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,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,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,推进 5G 规模化应用,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。这些技术应用在近年来逐渐普及开来,传统企业也是逐渐感到压力,在数字化转型中进退两难。
工厂该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呢?
1. 完善数据采集系统: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,包括生产计划、设备运行状态、工艺参数、质量数据等全部数字化采集,建立数字化生产过程的数据来源。
2. 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:基于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,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监测、分析和管理,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提供实时数据报告和预警。
3. 实施智能制造:引入机器学习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建立智能制造系统,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优化和控制,包括生产计划优化、设备运维智能化、生产过程控制、自动化运行等。
4. 推行数字化工艺:通过数字化工艺设计、数字化模拟等技术手段,将传统工艺流程数字化,并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控制和管理。

5. 强化安全防护:在数字化管理平台上,加强数据安全防护措施,保护生产过程中的敏感数据和核心技术,防范网络攻击等风险。
6. 培养数字化人才:培养具有数字化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,引领生产工厂数字化升级,支持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应用。
生产工厂实现数智化升级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,从数据采集、数字化管理、智能制造、数字化工艺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升级。同时,需要建立数字化文化和推行数字化理念,提高全体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,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提高生产效率。
技术化转型不单单是指技术上的转型,而是整个组织系统的转型。只有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等流程剖析出来,寻求各项要素的数字化生态构建,加上技术数字化的一块拼图,才能实现企业的数字转型。
我们不妨从物联网与智能制造业来看,智能工厂是实现了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数字的工厂模型,我们可以在网络终端中了解到设备、人员、物料等等各方面的数据,从而工作人员就能远程管理和控制,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成本,从而追求企业的高效益。
信息化与数字化的区别就像是地图和导航,后者有着智能处理的能力,也具备反馈的能力,打通了多维、实时、并发的数据,我们不能只是关注到自动化的一面,人与组织也是数字化工厂的一部分,需要合理调节到各部分的关系,就像是机械设备的组装需要有零件和润滑油,二者相互统一,缺一不可。
传统企业有着坚实的物质优势,如果可以实现数字化转型,那么弯道超车也不是不可能,就像是我们经常说的实体店与网店的冲突,两者都在竞争同样的市场人群,实体店遭受的冲击很大,但向着网店的转换使得实体店有了新的渠道新的流量,也借助于新的模式增强了自己的生命力。